“我在2002年接管公司时,黎巴嫩的邮政服务已中断了近20年。在我接管公司四五年后,黎巴嫩邮政开始盈利并持续至今,这一点使我引以为豪。”黎巴嫩邮政CEO哈利勒·达乌德表示。
十多年来,黎巴嫩邮政从零起步,深耕多元化发展,如今的非邮业务收入已占其总收入的50%以上。多元化的经营和强大的适应能力正在深刻改变着黎巴嫩邮政的命运。
提供多达160种服务除提供传统的邮政服务外,黎巴嫩邮政还为客户提供多达160种服务选择,从护照续签、驾照申请到文件办理。“我们称自己为‘日常生活的推动者’。在法律框架内,只要能使人们生活更便利,黎巴嫩邮政就会尽力提供这种服务。”达乌德解释道。
以前,如果黎巴嫩公民想要办理护照续签,过程十分复杂。“这是黎巴嫩邮政提供的第一项非邮服务。民众不用再去公共行政部门办理护照续签手续,而是来邮政办理。”达乌德说,“我们这样做,一方面为国家的行政改革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也为公民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这对黎巴嫩邮政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此外,黎巴嫩邮政还在其全国网络中为民众提供向第三方支付费用的服务,以及为机动车登记续期和更换车牌。在黎巴嫩邮政的整个网络中,有17个站点可以制作车牌,并且可以上门服务。黎巴嫩邮政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招募并培训服务人员等举措,使这项服务更加便捷。
灵活性优势明显
与大型公共或政府机构相比,黎巴嫩邮政作为私有实体,在对创新项目的投资方面,决策过程更简单,更具灵活性。比如,黎巴嫩35%的邮局位于购物中心和超市附近,每周开放7天,营业时间从上午10 点至晚上10点。“政府的角色是管理者和监督者,而不是运营商。一个由政府经营的邮政运营商是很难做到这些的。”达乌德说。
黎巴嫩的国土面积只有1万平方公里,黎巴嫩邮政的体量也不算大,有约1000名员工。达乌德认为,这使得一些创新做法和试验项目更容易推行。
“法国的国土面积为64.4万平方公里,法国邮政有着26万名员工,试想要推行一个创新做法或项目,如果不确定后果,付出的代价可能会很大。但黎巴嫩邮政若想要尝试一些新东西,成本可能仅在2.5万~5万美元之间,所以,我们会积极去尝试一些与大型政府机构和组织不同的做法。”达乌德说。
拥抱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兴起、信件邮寄量的下滑以及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到世界各国的邮政服务。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邮政运营商,人们或许会认为黎巴嫩邮政适应电子商务的速度会较慢。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达乌德解释说,“三四年前,我们开始从中国进口数量庞大的包裹。当时,我们根本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突然会有那么多来自中国的业务。中国的电商企业已经开始涉足中东市场,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黎巴嫩邮政不得不多次改变组织和分配结构。”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速度比人们预期的要快得多,这要求邮政不断调整服务,确保客户不受影响。但是,由于黎巴嫩海关设施陈旧、人手不足等原因,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包裹需要在海关停留很长时间,导致服务时效性大打折扣。
尽管黎巴嫩邮政就这些问题与海关部门多次沟通,要求后者升级设备、增加员工人数及优化操作流程,实际作用却并不明显。“然而,我们从中看到了机会,决定自己购买和进口所需的产品,通过海关检查后,把产品卖给客户。虽然客户需要支付少量的溢价,但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方式比从中国购买商品更快速、更便捷。”达乌德说。
未来雄心依旧
经过不断的努力,黎巴嫩邮政不仅在提供多样化服务方面取得巨大进步,而且在员工管理及关系调节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倡导性别平等。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黎巴嫩邮政。
达乌德认为,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黎巴嫩邮政近年来参加了全球业内多项评比活动,目的不在取胜,而是要衡量自身在各个领域与全球优秀企业的差距。如果德国邮政提供的快递服务是最好的,那么我希望黎巴嫩邮政的服务能做到像它一样好。如果英国皇家邮政提供的公共服务在全球数一数二,那么它就是我们的榜样。”
正是这种雄心推动达乌德和黎巴嫩邮政不断向前。“我坚信,无论做什么,变革终究会到来,而邮政运营商的反应速度取决于其内部管理和规范。”他说。
“随着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寄递企业必须进行策略和业务调整,研究如何适应不断增加的包裹数量。这也是我们在黎巴嫩发展送货上门服务的原因。未来的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应对传统邮件数量的持续下降。”面对当前的不足和未来的挑战,达乌德表示,“对黎巴嫩邮政来说,还有一大挑战就是缺乏健全的寻址系统,目前只有首都贝鲁特几个区域的寻址系统相对完善。不久的将来,我们计划在黎巴嫩启动一个具有科技含量的邮政寻址系统。”